如果说喷墨打印机的问世让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把计算机上虚拟的文本搬到现实中,那么如今3D打印技术的出现,则在革新循规蹈矩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3D打印不仅是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更是对传统制造业的一次颠覆,随着3D打印进程加快,人们在享受自由制造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一些问题。 3D打印开启“自由制造”之门
3D打印带来了全新的制造方式,只需要建模文件和3D打印机即可完成物品的打印制作,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打印机即是一个小型智能工厂,想要什么一键打印即可。一位名为Scott Summit的潮人通过 3D 打印技术造出了一把可以演奏的原音吉他。这把吉他音质浑厚充实,音域宽广。初尝成功果实之后,Scott Summit希望开发一套3D打印吉他定制服务,给用户最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公司再按用户的订单制造个性化吉他。Scott Summit 的吉他只是3D打印产业逐渐成熟的一个缩影。 3D打印就像万能的造物神器,但3D打印人类肾脏还是让许多人吓了一跳,虽然打印出的肾脏暂时还不具备正常的生理功能,但3D打印的膀胱已经帮助一位青年获得正常生活。此外还有医生通过3D打印技术为患有先天疾病的两岁儿童打印出机械手臂,为患者扫除了生活障碍。
2015年的GeekWireSummit上,耐克CEO ErickSprunk透露了他们3D打印跑鞋计划:未来耐克只需出售鞋子设计相关的电子文件,顾客拿着这些电子文件可以在家或者去指定店铺把鞋子打印出来。 此外,3D打印在枪支上的应用也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澳大利亚一些犯罪团伙开始利用3D打印设备来制造枪支。在近日针对墨尔本东南部郊区发动的突击行动中,维州警方共缴获14把枪支,其中有3把枪支为3D打印枪支。警方表示。使用3D打印机来制造枪支已成为一种有组织犯罪的新趋势,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但风险很大。
数字技术和物理条件的组合,宣告了“大众创新”时代的到来。3D打印源文件被放在网上公开,人们可以随意修改、改进和将其个性化。种种事件引发人们对于自由制造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讨论。如果每一个对产品有所觊觎的人都能从网络上便捷地下载 CAD模型,那么模型的修改可能是无限次的。无论是出于简单的个人喜好还是商业化用途,其中的关键点都指向知识产权,谁来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
3D打印喜忧参半 自由创意与剽窃共舞
3D打印滋生了自由制造的土壤,但这种自由化形式有其黑暗的一面。设计师很有可能面对类似音乐出版界几年前的遭遇。产品的数字模型先于成品在网络上自由传播,第三方在未经产权所有者许可对其进行下载和打印,不可避免地导致伪造。除了设计者,某些产业甚至可能因为3D打印技术而遭到整体性破坏。 当传统制造业流水线上的产品都可以方便地通过3D打印技术被复制时,知识产权制度也面临新的挑战。其所牵涉的知识产权内容丰富:打印技术及材料等涉及技术方案;打印的模型、程序创意设计可能与专利或著作权相关;未经商标权人同意而打印附有权利人知名商标的物品与商标有关。而作为3D打印的打印者,从事3D打印行为如何避免侵权及更好地维权,成为各方关注热点。 知识产权是个大的法律概念,它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内容。其中,3D打印与著作权的关系最为密切。3D打印实质上是一种复制,而著作权所要禁止的恰恰就是非法复制。当然,著作权法保护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像小说、油画、音乐等都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但这些与3D打印关系不大,3D打印主要涉及“产品的外观与结构”的版权保护问题。但国内现行著作权法对“产品的外观与结构”的版权保护并不充分,那些少数具有美术价值的“产品外观与结构”可以作为美术作品获得保护,而大多数普通的“产品外观与结构”很难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
3D打印方便了复制,尤其是借助3D扫描仪进行1:1复制,产权所有者几乎束手无策。任何时候,人们都可以用电脑下载设计文件,结果就是山寨泛滥。
除了产权侵犯导致的经济损失,正义原则尤其是原版完整性也遭到了网友擅自篡改的侵害。就算某位设计师诉诸于产权保护法律,起诉对象又将是谁呢?将产品数字化的程序员,文件上传者,还是最终打印的人?
目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上的漏洞,让业内人士对3D打印可能对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冲击深感忧虑。一方面,3D打印如同当年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图书、音乐市场和电影版权发行一样,它正挑战着传统制造流程中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类工业制品和创意设计产品。这些产品将不可避免地被大规模盗版,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将大大增加;另一方面,3D打印作为技术发展的产物,国家在鼓励先进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不要因新技术发展而损害权利人的利益,维护权利人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
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所有权作者的利益,也是保证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手段,如在物品上添加无法复制的特殊标志,可以帮助检验真伪。国际标准ISO12931规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方法和指标,是非常好的现成工具。 还有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如美国公司Microtrace提出在塑料原料中添加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型标签,打印时在不同层和颜色之间形成无穷多数密码组合;德国Bayer技术服务公司开发的ProteXXion技术,通过激光扫描物品自然形成的、极其微小的表面误差,为每个产品分配独一无二的数码印记,注册在数据银行中,客户通过对照这些数据来检验真伪;法国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科学家们也开发出一种微型辨伪技术,将包含认证信息的纳米颗粒放置于容易被伪造的物品如高级腕表的表面;美国科学家最近推出了一项技术,可以将独特标记InfraStructs在打印过程中就被直接植入3D打印物品中,可被扫描装置识别。
这类技术方案依靠追踪来源的方式识别伪造。未来将有大量产品数字ID注册于一个国际数据库,方便人们查询验证。除了通过给物品加标签的方式,还可以对设计文件的下载和使用进行控制,此类技术也已存在。 美国公司Authentise的口号是“只许打印一次”,产品设计师在这家公司的平台上注册并上传作品拷贝,其他人要付费下载,但只能下载一次,这其实也确保了用户所购买的设计是原版的。Authentise和创意作品电商平台Pinshape因此达成合作,后者利用Authentise的技术来监控文件来源,防止出现侵权行为。由于访客无法修改文件,同时保护了原作的完整性。 在这些创新的基础上,一家美国公司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为其“制造控制系统”申请专利,该技术用于3D打印机,工作原理是打印机启动前发送申请到联网数据库,得到使用设计文件进行打印的授权。日本打印机公司DNP开发的应用则可以将3D打印机和一个禁止打印物品(如武器)数据库相连,如果打印机上传的数字模型数据在该数据库,则会被判定为非法复制。
这些方案是将打印机与知识产权处理系统相连,效率高低依赖于打印机上的相关软件,打印机生产商有义务将这样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DRM)嵌入打印机内部。 Autodesk等一些大型企业开始采取订购模式来打击盗版软件。至于3D打印件,许多制作商则采用添加水印的方式防止未经授权的窃取。例如惠普研发实验室中使用“量子点”和数字阅读器来识别3D打印件。不过,要想真正杜绝网络盗版,仍需走过很长一段过渡期。
其实,保护3D打印知识产权的难度要大大超乎任何传统产业。3D探测软件能够帮助用户将实物数据化,软件甚至可以在手机上运行。从这个角度看,控制 CAD 模型的来源基本等于空谈。如果不能监管 CAD 模型的来源,保护版权就必须要求所有的3D打印机在工作时都保持联网,这种做法涉及的就不仅仅是经济和法律了。
结束语:3D打印作为时下最热门的前沿科技,虽然顶着智能制造的光环,但也不得不遭受社会规范的考验。因此,为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应尽快建立3D打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出台与完善3D打印产业相配套的法规条款,与时俱进,正确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确保各方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3D打印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但在改变世界之前,3D打印首先要改变它自己,这种改变也包括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
|
你可能喜欢
Formnext 2024:EOS推出新型聚合物3D打印机
Formnext 2024:DyeMansion推出新一代3D打
通知:12月11-13日,增材制造发展论坛暨202
开源3D建模软件FreeCAD 1.0正式发布,支持W
推荐课程
神奇的3D打印
SLA3D打印工艺全套培训课程 - 软件篇
3D打印月球灯视频教程 包括完整贴图建模流
【原创发布】Cura软件修改二次开发定制视频